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263章 价格补贴 (4 / 5)_

        王财还没回话,旁边背身的一个人道:“阁下这就有所不知了,这里出售的布料,价格要比广州来得更便宜!”

        于大山一看说话这人自己也认识,赶紧鞠躬行礼道:“李先生!”

        这插话的人正是已经在胜利港住了两个多月的李奈。本来在商栈落成之后,李奈便算是任务完成,可以回广州交差了。不过他似乎已经在胜利港住出了兴趣,并没有急于离开这里,反倒是让南下的商船带来了不少生活物资,甚至还修书回家,让老婆也南下琼州岛。在李奈看来,这个日新月异的地方有太多东西值得学习和探究,虽然胜利港远不如广州繁华,但在这里生活却一直都有一种令人愉悦的新鲜感和安定感。

        李奈一见之下,当然也认出了于大山,事实上在胜利港住了两个月之后,为海汉人工作的高级归化民他已经能认得一多半了。李奈也知道于大山是最早提海汉人做事的一批本地居民,父子俩都深得海汉人的器重。李奈南下之前跟驻广办没少打交道,那位施耐德施先生在广州城进进出出,身边一直带着的小跟班就是于大山的独生子于小宝。李奈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既得利益者”,但他也明白像于大山这样的人肯定已经是海汉人的铁杆属下,几乎不可能再将他当作普通的明人百姓来看待了。

        李奈略一拱手,接着向于大山解释道:“于管事有所不知,这店里出售的东西,不管是布料还是其他货物,只要是从外面运来,其价格几乎都要低于产地一截。”

        于大山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这是为何广州的货物跨海运来,加上运费,岂不是应该价格更高才对”

        李奈点点头道:“照理是应如此。但执委会往往都是大宗采购,购入价格相比零售自然会更低一些,而且向本地民众出售的时候,还有意进一步降低了价格。据我所知的行情,这里的布匹价格只怕要比广州反而低了两到三成。”

        “李先生的意思是,执委会把这些货物从广州运回,然后亏钱卖给我们这些百姓”于大山简直有些难以置信。

        李奈微微点头道:“大致如此。至于那些本地出产的货物,那就更不消说了,若不是执委会管制得严,只怕外地来的客商早就涌到这百货店来个一扫而空了。”

        李奈所说的正是穿越集团在本地施行的民政策略之一。由于在本地采取了集体所有制的生产形式,所有的生产活动收益都被集中到了穿越集团手中进行统一安排,加上本地唯一能够正常流通的货币又是由穿越集体自己行的,于是所有的社会财富几乎都集中到了执委会手中,这种时候就可以充分体现出公有制经济某些长处了低的生活成本和物价水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