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263章 价格补贴 (3 / 5)_

        “王裁缝,还没来得及恭喜你高升啊!”于大山朝对方拱了拱手道。

        “于管事,我现在可不是裁缝了啊!”对方显然不太满意于大山的态度,带着三分傲然指了指胸口上缝制的标牌两寸宽,半分高的白布标牌上用黑色丝线缝出了“店面经理”四个字。

        “好好好,王店面,是我失言,是我失言了!”于大山笑呵呵地向对方表示了歉意。

        “王店面像话吗请叫我王经理!”王财气鼓鼓地表示了不满。

        这个被于大山称为“王裁缝”的人名叫王财,原本是崖州的一个小裁缝,后来因为破产成了流民,被牙行收罗来了胜利港落户。最初的几个月一直都是从事老本行当裁缝,当初于大山在于小宝去广州前给他订做的衣服,就是王财给做的。后来造船厂试制船帆的时候,所有的本地裁缝都被临时征调过去,而王财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为船帆的制造工艺出了不少主意,于是立功受奖,被破格提拔起来。

        在那之后王财倒也挥自己的特长做了一些事情,例如施耐德在广州向“永丰布行”订购的各种织物,其参考资料便是由王财搜集整理出来的。之后他又负责组织了一批裁缝完成新式军服制作的工作,工期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军警部的好评。接连的几次出色表现之后,民政部便将他调到了新开张不久的“胜利百货店”当店面经理。

        这个职位看似与他的本职工作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王财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真正的机会这才开始到来海汉长们弄出这么大的局面,手下这些产业迟早还是要交给本地归化民打理的,而现在就能走在前面的,无疑将在日后占据极大的优势。别看现在只是个杂货店而已,以海汉长们的本事,说不定过几年就能变成了大商行,到时候自己水涨船高至少也能当个掌柜什么的。

        这个百货店平时有八名伙计,加上他这个主管一共九个人负责门店经营事务,至于帐户和进出货的事情,则是由民政部的穿越众在负责。一般招呼客人的事情都是伙计在做,王财大体上只负责向那些别着红色胸牌的海汉长提供服务,不过像于大山这样的老相识,王财还是很乐意放下架子主动招呼的。

        “于管事,奖金了吧今天准备买点什么”王财很热络地向他介绍道:“昨天刚从广州运来了一批布料,要不要看一看这可是好东西,崖州都不见得有货卖。你现在好歹也是高级管事了,下了班就不要老穿着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到处晃了。”

        于大山摇摇头道:“我儿子就在广州,要买布料让他在广州买好就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