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2368章 (2 / 5)_

        陈一鑫应道:“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金州停不停战,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诚意,谁开出的条件更有诚意,我们就倾向于那一方的意见。当然了,基于我们两国的盟友关系,我国肯定会更倾向于帮助大明。如果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我们肯定还是会更照顾大明的意愿。”

        陈一鑫的话粗听似乎是要帮大明讲话,但细细品味一下,却不能发现他其实是在藉此告诫大明,开出来的条件至少不能低于满清。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陈一鑫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一切皆有可能。海汉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就要看满清和大明各自能够开出什么样的条件了。

        这样的状况着实是让岳永寿感到很为难,作为大明特使,他当然要尽职尽责地守护本国的利益,但他的权限无非是与海汉官方保持日常沟通,顺便收集金州的军政情报,至于涉及到陈一鑫所说的条件,那他可没权限随随便便向海汉作出承诺。

        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岳永寿可以判断贿赂陈一鑫这招基本上是行不通的。满清使者想用这个法子来换取陈一鑫对停战议和一事的认同,但很显然这并不是陈一鑫感兴趣的条件,否则他很可能已经收下对方给出的好处,答应与满清议和了。

        那么陈一鑫个人,或者是他所代表的海汉官方,想得到的好处究竟是什么呢?以岳永寿的眼光见识,他在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物资、粮草和军费。

        海汉在金州常年驻扎作战部队的确会产生不小的开销,岳永寿来金州的时间已经不短,对此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海汉军的吃穿用度和武器装备水平都大大超过明军,可想而知军费开支必然十分庞大。

        而陈一鑫还特别提到了海汉军协助朝鲜抗清,便是因为朝鲜国开出了合理的条件。以朝鲜的国力,想必为此是连国库都掏空了。

        但朝鲜那时候已经是有亡国之危,如果不请强援出兵救助,很可能就没办法继续生存了。而眼下的大明却还不至于面临那样的绝境——至少在包括岳永寿在内的绝大部分明人眼中,这个王朝还远远没到快要倾覆的危险程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