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奈其实也是刚刚才从报纸上了解到这个消息,前几天他去胜利堡,可没人主动跟他提比武这事。因此他其实也没掌握什么内部消息,听到苏克易的提问,只能无奈地应道:“苏兄,这事我也不太清楚。或许国防部觉得有必要扩大这项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所以会尝试用登报的方式来赢取民众关注。”
苏克易道:“听闻李兄掌管的金盾护运每年也都会有不少人在军中受训,难道不打算参加此次大比武吗?”
李奈应道:“苏兄消息倒是灵通,但金盾目前还没有得到国防部的通知,所以尚不清楚是否能有资格参与这次活动。”
苏克易讶然道:“不会吧,这金盾可是福瑞丰与海汉合作经营的机构,对海汉来说也算半个亲儿子了,居然不安排金盾参加?”
李奈道:“或许正是因为关系太亲近,才会让国防部觉得不太方便……不过此时下定论尚早,毕竟这活动还有数日才会举办,也说不定明天国防部就发个通知过来,把金盾也给安排进去了。”
作为一间隶属于大明的民间武装机构,金盾护运其实有着浓厚的海汉军方背景,在其中担任各级指挥任务的人员,几乎都有在海汉军中服役的经历,有些甚至是以军官身份退役之后转去了金盾任职。
类似舟山分号掌柜元涛这种以海汉人身份在金盾担任高级管理的情况,基本算是常态。而国防部也会不定期地从金盾抽调一些“自己人”,回到三亚接受进修培训。
这种培训一方面是提升他们的军事素质,让他们所掌握的各种军事技能得到升级和加强,另一方面也是给他们提供一个特殊的社交环境,让他们能有机会与各方送来三亚留学的军官接触,培养人脉,为金盾今后在相关地区的运营创造条件。
而李奈作为金盾名义上的大老板,自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但这些接受进修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海汉人,为了避嫌他一般不会主动去过问金盾派回三亚进修这些人员的具体安排。
也正因为了解内情,李奈认为国防部让金盾参加大比武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金盾在三亚进修的这些人几乎都是海汉军的退役转业人员,实力肯定要胜过绝大多数的外军学员,让他们参加比武,其实是对其他参与者的不公平。到时候若是金盾的人成绩突出,那可能也会大大挫伤了其他势力向海汉派遣军事人员留学的积极性。
基于这样的看法,李奈觉得那天去胜利堡的时候没人对自己提及此事,便是默认了不会安排金盾参与此次比武活动。不过具体是不是这样,李奈也只能回头再去了解,但这其中内情,他肯定不会给苏克易这个外人解释得太清楚。
苏克易道:“若是金盾的人不能出战,那其他国家的受训人员应该会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