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2229章 (4 / 4)_

        至于这些武器卖到大明之后会不会被仿制,海汉倒也不太担心,能工巧匠当然有可能将这些武器的形制仿到九成九,但材料处理、加工工艺、组织量产,乃至弹药制作,这些因素对武器性能的影响可就不是靠仿制能克服了。除非得到海汉的整体技术转让,否则再好的仿制品也会与正牌货之间存在明显的性能差距。

        而费策贤所担心的情况其实有点多虑了,至少目前海汉还没有借此机会扩大对大明军火贸易规模的打算。

        这也未必是海汉不想挣这笔钱,只是军火外销一向紧俏,海汉所接的大部分外销订单都是提前了一年左右,根本没有足够的产能来供应插队进来的大笔订单。

        费策贤道:“那如果事情真朝着贵国所推测的方向发展,我国还有多少缓冲时间?”

        颜楚杰道:“目前还不好说,但即便对方已经在开始行动,那至少应该也有三个月以上的缓冲期。如果一年半载以后,清军仍然没有训练出成建制的火枪部队,那很可能就说明这些技术仍然被留在了日本而没有传入清国。”

        费策贤追问道:“那这种状况的几率大吗?”

        “乐观的估计,两种情况五五开吧!”颜楚杰心中其实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随口糊弄过去了。

        “我们希望这件事能够引起贵国足够的重视。费大人最好能将这件事写入奏折,上报给朝廷。”陶东来觉得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便郑重地提出了要求。

        费策贤离开胜利堡的时候,脑子里对于此事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虽然海汉高官把情况形成得很严重,但他们也说了这只是基于现有情报的推论,并没有真正的证据。而这种事情上报到朝廷,费策贤就算用脚趾头也能想到必定会引发一场争论,到底需不需要根据海汉人的猜测就让驻守北疆的部队紧张起来。

        而说不定也会有人将责任归咎到他身上,毕竟这事还没有任何真凭实据,他就写折子上奏朝廷,难免会有捕风捉影之嫌。

        后面要是海汉人的预警成真,那倒也还好,多少能有一份功劳。但要是过得一年半载,并没有出现海汉人所警告的情况,这罪过当然不是由海汉人承担,而是他这个道听途说,干扰朝廷御敌大计的使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m.lookbq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