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些是否还保持设计的状态也很重要,如果回收成功了,但是这些材料和里面的零部件损坏严重,下次也不能继续使用了。
大家坐车好一阵才来到了第一级火箭回收平台,这里四周空荡荡,一个凸起的人工平台安静地矗立在这里,显得十分孤单。
火箭正静静竖立在这里,当叶子书到达的时候,工作人员已经开着工程车辆过来,使用全覆盖抱式机械臂,将硕大的第一级火箭抱住。
然后缓慢脱离回收平台,然后缓慢的倾斜,最后变成横着的状态,然后又缓慢地靠近放置在旁边静静等待的运输车辆运输架上空。
等确定肉眼看不出来有晃动的时候,才缓慢的下降,将火箭逐渐靠近运输架上,这个过程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受力不均导致部件损坏。
叶子书他们并没有靠得很近,因为火箭里面还有一些燃料没有燃烧完,如果操作不当的话,还是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他们在远处看到操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样子,叶子书认为他们过于小心,他设计的时候,其实冗余还是挺大的,在材料上也做了很多创新,没那么脆弱。
但是他也没有说出来,小心无大错这句话放在航天领域是绝对正确的,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前功尽弃。
大概二十分钟,终于将火箭安全地放置在了运输车间上,然后一旁的另一种工程车辆过来,开始将火箭里面的未燃烧的燃料抽离出来。
避免火箭在运输的过程中,燃料发生晃动,产生摩擦然后燃烧起来,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就搞笑了,虽然这样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因为火箭在回收的过程中,就经历过激烈的震荡,里面的燃料肯定也存在着激烈的晃动,在设计的时候,其实都考虑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